12月21日,在浙江省桐鄉市屠甸鎮,中國中鐵旗下中鐵大橋局建設者完成了滬杭高速長山河大橋(老橋)東半幅拆除作業,嘉興港通往湖州長興碼頭的高等級航道上最后一個礙航“釘子”被拔出。
至此,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項目上41座礙航橋梁全部拆除,歷時4年多的“拔釘”行動劃上圓滿句號,也標志著浙北內河主干航道已實現三層集裝箱船舶通達能力,可以讓千噸級貨輪通江達海,有助于吸引集裝箱棄陸走水,提升內河集裝箱運輸效率并有效緩解道路運輸壓力。
浙北地區水網密布,跨航道橋梁眾多。受到橋梁通航凈高的限制,三層集裝箱船舶僅能在小范圍區間通航,規模效益難以有效發揮,也制約了浙北地區海河聯運發展。此次拆除的老橋通航孔凈空為(45×5.5)米,凈高不足7米,后續擬新建的橋梁通航孔凈空將有(60×7)米。
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工程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浙江省深入貫徹《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高水平推進“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建設工程”的重點項目,涉及嘉興、湖州兩市,2020年10月正式開工。項目主要是在現有內河航道網的基礎上,按照Ⅲ級航道標準,拆除通航凈高明顯不足的41座橋梁,歸并后建設28座橋梁和通航有瓶頸的10.31公里航道。浙北內河主干航道的升級也將引導船舶向大型化、高效能化、綠色環保化升級換代,為擴展浙江全省海河聯運輻射范圍,促進“航運浙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吳婷竹 洪思思 王曉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