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小暑的烈陽炙烤著津沽大地,熱浪翻滾中,中鐵三局天津公司天津軌道交通Z2線華山道車輛段與B1線黃港車輛段的數百名建設者正以“與時間賽跑、同高溫較量”的拼搏姿態,不斷創造著施工佳績。目前,華山道車輛段管樁施工完成31%,鉆孔灌注樁進度達78%;黃港車輛段整體建設進度突破80%大關,正以“高溫不減產、酷暑不斷檔”的攻堅態勢快速推進。
??這天清晨才五點多,B1線車輛段建設的技術人員已帶著測量儀出現在施工現場。他們身后,兩輛混凝土泵車正舒展機械臂,準備開始停車列檢庫道床的澆筑作業。“夏季混凝土入模溫度必須控制在35度以下,我們得跟太陽打時間差!”王工邊說邊核對澆筑方案。隨著對講機里傳來指令,泵車轟鳴聲劃破晨霧,工人們配合著機械節奏快速作業。
??在精準的施工組織下,現場形成“要料-運輸-澆筑”的高效閉環。技術組每15分鐘通報一次進度,調度中心實時調配罐車,確保混凝土從出廠到入模不超過90分鐘。
??八點,110立方米混凝土已如綢緞般平整鋪就。雖然陽光漸烈,但新澆筑的混凝土表面已被覆上浸透水的土工布。“這就像給新生兒蓋被子,”朱工解釋道,“溫度驟變會導致應力裂縫,我們采用‘雙層布+智能噴淋’養護法,讓混凝土強度穩步提升。”
??午時,工地溫度計指針迫近45攝氏度,鋼構件表面燙得能煎蛋。但此刻的施工現場卻呈現別樣“靜”態——所有露天作業區嚴格執行“高溫禁令”,工人們正在裝有空調的移動休息艙內休憩。項目安全總監帶著“清涼小分隊”,挨個送來冰鎮綠豆湯和防暑藥包。“每個休息點都配備電子溫控系統,一旦超過預警值立即啟動應急方案。”他指著墻上的《高溫作戰圖》介紹,現場還設有8處智能測溫點,實時監控各區域作業環境。
??下午四點,Z2線車輛段的焊接區火花四濺。焊工老王弓著腰,在400毫米管樁接縫處勾勒出完美的魚鱗紋焊縫。汗珠順著安全帽帶滾落,在鋼板表面“刺啦”一聲化作白汽。“高溫焊接就像做外科手術,”他掀起被汗水浸透的工裝下擺抹了把臉,“電流要調低10%,每道焊口必須一氣呵成。”在他身旁,質檢員正用紅外測溫儀監測焊縫冷卻曲線——為確保質量,項目組將焊后靜置時間延長20%,并采用“焊后風冷+遮陽緩凝”方法。
??不遠處,鋼筋工劉師傅正在加工區制作灌注樁籠。“這種天氣,鋼筋暴曬后能到60度,但我們仍要保證每道箍筋間距誤差不超過5毫米。”他展示著手中的定位卡具。為應對高溫材料變形,項目團隊采用分時段作業法,使鋼筋籠合格率保持在99.6%以上。
??暮色漸起,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在每日總結會上展示智能管理平臺的實時數據:“今天我們又攻克3個高溫施工難題,目前累計形成12項暑季工法。”窗外,晚風送來些許涼意,混凝土養護組的青年突擊隊正打著手電巡檢,灑水車進行著當日第八輪降塵作業……??(楊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