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訊?歷經1128天艱苦奮戰,7月21日,中鐵十局五公司承建的衢(州)麗(水)鐵路特長隧道麗陽山隧道全線貫通。
??麗陽山隧道位于浙江省麗水市境內,全長13677米(含斜井2280米),最大埋深602米,下穿國家級景區白云國家森林公園、G330線、引水隧洞等。隧道橫穿4條斷層及8條節理密集帶,穿越多處高地應力區段,裂隙發育、巖體破碎,施工存在巖爆風險,且地處富水區,開挖易發生突水突泥,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面對復雜的地質狀況,項目團隊建立“長距離物探+中短程鉆探+實時監測”的立體勘察體系。在斷層破碎帶施工中,遵循“先治水、管超前、短進尺、弱爆破、早封閉”原則,采用“超前預注漿+小導管”聯合支護工藝控制注漿壓力。在高地應力區,采用“掌子面噴霧降溫+超前應力釋放孔”技術,有效降低巖爆發生率;安全管理方面,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和檢查制度,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和措施,多次開展隧道坍塌、消防等應急演練,做到全過程安全管控。
??據悉,衢麗鐵路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浙江“大花園”運輸通道建設的支撐性工程,主要承擔華中、西南地區經衢州與麗水、溫州地區的客貨運輸。該鐵路開通運營后,對完善浙西南路網布局、加快沿線旅游資源開發、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張麗麗)
??又訊?7月17日,隨著最后一循環爆破作業完成,中鐵二局承建的衢麗鐵路關鍵控制性工程仙霞嶺二號隧道進口段提前43天貫通。
??仙霞嶺二號隧道位于麗水市遂昌縣境內,全長6753.37米,其中進口段長度2335.37米。此次貫通橫向誤差7毫米、豎向誤差5毫米,遠低于規范限差的120毫米和50毫米,核心精度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進口段施工環境復雜,洞口場地狹窄、植被茂密,斜井輔助坑道平面曲線轉彎半徑小,有效觀測通視距離不足百米,并且衛星信號接收受環境嚴重制約,給施工測量帶來很大難度。
??仙霞嶺隧道群施工在中國中鐵郭平測量技能大師工作室參與指導下,應用自主研發的“困難條件下山區長大隧道洞口控制網測量技術”,利用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長距離測量的優勢,獲取洞口的高精度GNSS控制點,再利用全站儀進行短距離測量,連接這些GNSS控制點以生成高精度的導線點。經過一系列技術融合處理后,實現在困難條件下建立高精度隧道控制網的目標,為實現隧道高精度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隧道穿越花崗巖、凝灰巖等復雜多變的地質挑戰,項目部多管齊下:由“大國工匠”彭祥華領銜,應用聚能爆破技術嚴控隧道光面爆破質量與安全;“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以質量保安全”,大力推廣隧道施工先進工裝工藝,有效提升效率與品質。?(汪琦)